五、加强和完善工序质量责任制度

工序质量责任制是保证工序质量的重要措施,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:
1、定岗操作责任制
所谓定岗操作责任制在首先明确岗位责任质量目标的条件下,定岗、定人、定任务和相应的经济管理条件,从责任制度上保证工序质量目标的实现。施工管理人员在下达施工任务时,首先应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,明确提出质量要求,对影响较大的重点部位、重点项目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,并在所签发的施工任务中作出明文的规定。施工班组接受任务后,应按照施工技术复杂程度和质量要求,合理进行劳动组合,实行定岗、定位、定责、明确各岗位的质量目标和责任,落实定岗操作责任制,并实行严格的赏罚制度。
2、三检制
  “三检制”即自检、互检、交接检查。
自检是操作者个人对质量的把关,即明确质量要求,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所承担的操作任务,保证操作质量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。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,不断进行自我检查和控制,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质量。自检应由班组长、质量员按规范规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自检评定和验收,据实填写“班组自检记录”,以作为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检查评定的依据。互检是操作者(或班组)之间的相互检查和评定。即在班组成员之间、班组与班组之间,或同一工地相同工种班组之间进行互检。互检工作应由班组长、分包队长或技术工长组织。通过互相检查可以促进班组之间沟通信息,总结检验,找出差距,及时采取改进措施,不断提高班组施工质量。
交接检是指前后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。检查内容应包括工序质量、工序完成后现场清理以及成品保护等。通过交接检可以及时发现上道工序的不足和缺陷,便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。此外,推行“样板制”,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。“样板”是某分项工程应达到的标准。一般可采取“选”和“做”样板两种方法。选样板是在某分项工程作业活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,从所完成的某分项工程实物量中,选择优良或合格部分作为样板,并要求以后同类的分项工程作业以样板为标准来满足其质量要求。所谓“做样板”是按设计图纸的要求,按常规指定某个班组,事先做出合格的样板。做样板的工程项目一般多为高级装修工程,如做样板墙、样板间等。推行样板制度可以统一质量标准,确保工程质量。
3、工序质量控制
按照质量管理的观点,工序质量控制是对施工五要素的综合管理和控制。控制包括事前、事中和事后控制。
(1)事前控制
对施工操作者预先进行质量技术教育和培训,规范各工序的操作,上岗前经考核合格,明确岗位质量责任和任务,并督促其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;根据涂装项目的特点和要求,做好现场管理人员;施工技术骨干和辅助人员的合理搭配。质量技术主管应当在施工开始前,将整个工程的质量技术要求,施工进度向现场全部人员作详细的交底,并提出明确的要求。每道工序施工前,将该工序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向相关人员交底。根据基层状况和主体涂料的特点,正确选用适宜的配套材料,确保所用材料都在质量保证期以内,最好将工程所需的材料一次备齐,以免不同批次的产品出现色差,现场加水配制腻子时,应严格按规定要求加水配比。根据基层状况、涂料特性和设计要求,选用优良的工具,注意保养和维护施工具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重点监控和防范。
  (2)事中控制
工序作业的事中控制,主要是在工序作业形成质量实体过程中的控制。在施工实施过程中,将群从性检查(即三检)与专业检查和相结合,加强工序操作全过程的质量控制。重点注意对基层处理的控制,落实专人负责确认基层状况,制定基层处理方案,监督基层处理过程,检查基层处理的效果。
  (3)事后控制
事后控制又称被动控制。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是指对已完成施工过程的分项工程、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。对工序质量的事后控制,主要是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分项工程的检查和控制。